評大舞台劇團的《秒速18米》


連續兩晚觀賞了兩齣甚有看頭的舞台劇,包括大舞台劇團講述洪松蔭單車奮鬥史的《秒速18米》,以及同流藝術的《直子小姐》,今日都還有演出,如果有時間可以全看,但如果二選一,想開懷合家歡暢加點勵志精神的可選前者,喜樂文學和細膩感情的可以選後者,個人評分是前者較高。

觀賞大舞台劇團的《秒速18米》源自有朋友贈票,令我前晚得以走進文化中心,劇本講述本港名單車運動員洪松蔭,於七、八十年代在家人反對、無當局任何支援下的「單人匹車」奮鬥成功的故事,此劇已是第三度公演,今次男女主角是高皓正和洗色麗,更有影后鮑起靜、鬼馬填詞人黎彼得等。

值得一提,《秒速18米》演員人數是我看過的舞台劇中最多的,角色80多人,演員數50人,難怪要在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,原本由導演李偉祥執教中學劇團是演出的劇目,大抵依據洪松蔭阿松的經歷寫成,不過部份經戲劇虛構,包括阿松大哥之死,實情出事是他隊友,雅迅單車隊成立日子也調早了。

這部擺明車馬的勵志劇,sell 的就是永不言敗的所謂獅子山精神,亦可看到單車運動員在七、八十年代缺乏政府支持下奮鬥的艱難,劇情基本可以預期,頗煽情,不過新秀和老戲骨的演出算亮點,黎彼得飾市井小老闆形象深刻,舞台效果落本,數十輛單車,三場比賽場面處理有驚喜。

《秒速18米》劇中加入很多令人發噱的 gag,引得在場很多小孩子開懷大笑,這笑中有淚的結合令這劇商業上可望更進一步,導演李偉祥加入不少錄像處理,不過水平不高,不少令我覺得突兀,不過可以窺見導演想將之改編成電影的用心。兩個小時的演出材料,其實已足夠電影化。

場刊中可以見到很多財經界的贊助商,包括上市公司如金滿堂、耀才、昌利、富強等,從中或可看出友好關聯,不過在周五看的晚場大量觀眾遲到入場、邊看邊評論可見,可能有不少如我一樣是贈券入場的。主角阿松與兒子開初也坐在我斜後面,之後上台謝幕,而林曉峰、盧敏儀和車沅沅都有到場。

《秒速18米》已是第三度演出,首次公演時2008年,原為灣仔話劇團的何偉龍和李偉祥合導,當年演員都是戲劇工作者,飾演阿松的是劉浩翔,去年第二度公演則已移師文化中心,演員乃高皓正、唐寧、首踏舞台的鮑起靜、智叔廖啟智、EO2 等,作為懷舊通俗舞台劇,這個陣容夠強了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