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倫國際(0684)管理卓越可升兩成
[轉載]亞倫國際(0684)管理卓越可升兩成 | 投資一周第二十期 |
港股甫一踏進4月就有明顯表現,恒指急升兩千點至逾兩關四水平,回想上月日本地震後引發的大幅下調,彷如隔世,不過筆者當時已指出,應考慮調整持倉,趁機低吸基礎良好的股份,今次筆者介紹的亞倫國際就是管理層表現卓越的工業股,最大挑戰反是外圍環境變化,不過該股估值不高,如買入中長線應可上試4.8元,現價潛在升幅近三成。
老牌家電工業股
亞倫國際是本地工業股,由現任主席張倫所創立,於1992年在聯交所上市,一直以生產及經銷家庭電器如食物調理器、榨汁與攪拌機、電炸鍋及電水壺等為主,在廣東省惠州市生產並從事貼牌生產(OEM)和設計代工製造(ODM)項目,根據券商海通國際引述行業報告,亞倫與飛利浦、樂聲、日本建伍(Kenwood)、意大利 Ariete 以及美國 Kohler-Mira 等知名品牌維持持久業務關係,產品出口至歐美和亞洲地區。
亞倫國際過去5年全年業績一覽
百萬港元
2010 2009 2008 2007 2006
收入 1820 1870 1548 1072 820
純利 190 107 65 69 37
每股派息(仙) 23 14 10 10 8
*湯森路透資料
過去兩年,亞倫國際每年以逾六成速度增長,反觀收入升幅輕微、去年甚至略有倒退,反映管理層經營和成本控制得宜,即使在金融危機時期,盈利和派息依然穩健,筆者以往曾在亞倫辦公總部所在地上班,不時加班離開時都在電梯中碰到阿倫的高層員工,英語言談間圍繞都是工作的話題,當時已對這家公司員工的勤懇心生好感。
成本控制表現好
今年上半年亞倫銷售已回升23%,趨勢利好,主要由佔公司收入七成的歐美出口銷售分別增長55%和28%所帶動,可是由於原材料、勞動力等經營成本上升,以及人民幣升值因素,導致毛利率下跌3個百分點至16%,但公司引以自豪的成本控制表現不俗,分銷成本佔銷售營業額之百分比由減少0.1個百分點至1.6%,行政開支佔比亦由降0.2個百分點至6.1%,帶動中期純利升近一成。
管理層稱,對商業及經濟環境保持謹慎樂觀,雖然面對的不利因素於不久將來不會緩解,但有信心其豐富經驗、敬業奉獻及穩健財政,可從容迎接未來困難。公司新的兩座惠州市新廠已於今年初開始運作。有利提升利用率及合理化生產,而市場相信,其舊有已關閉的淡水加工廠地有望重建或出售,樂觀估計,甚至可能潛在八位甚至九位數字的收益。
David Webb 重倉股
值得一提的是,亞倫國際的管理層獲得獨立股評人 David Webb 投以信心一票,按聯交所資料顯示,投資工業股眼光精到的他目前已持有亞倫國際逾10%股權,市值1.25億元,以規模計是他手頭數一數二大手筆的投資,且上月亦於3.48元左右以個人名義和通過旗下公司繼續吸貨,是 David Webb今年以來在港股唯一的申報行動,持股經年的他熟悉管理層,亦屢有出席股東大會,其動作值得注視。
亞倫國際過去5年股價升2.6倍,大幅跑贏恒指50%的升幅,但過去1個月卻下跌跑輸大市,但以3.74元計,亞倫國際現時市盈率不足7倍,息率仍高近6.2厘,估值已不高,而且創辦人張倫之子、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樹穩亦於2月時於3.77元申報增持2萬股,貨量即使不多,但所持好倉仍達58.77%。
記得筆者以往曾經在低於2元水平吸納亞倫,但見利潤可觀便心急於2.8元水平悉數出售,結果去年中張倫之女、公司執行董事張麗斯卻在2.8元掃入50萬股,筆者認為,即使假設今年全年業績持平,投資者仍有足夠水位入貨,如升至目標價4.8元,預期市盈率亦僅8.5倍,息率4.8厘,市賬率2倍,估值仍然合理,當然稍後仍要觀察公司業績和毛利率走勢,不妨於3.4元定止蝕,業務趨勢如有逆轉亦可少敗而退。
小型家電製造工業股比較
上市公司 往績市盈率(倍) 息率(%) 毛利率(%)
亞倫國際(0684) 6.6 6.2 18.8
建溢國際(0638) 7.3 4.6 21.4
利民實業(0229) 13.8 5.9 10.5
創科實業(0669) 23.3 0.9 32.2
*湯森路透資料
分析跟進
筆者在持股聯亞集團(0458)抽升中略有減持,原來根據聯交所股權申報資料,該股大股東汪建中在3月30日和31日兩日亦分別在場內以每股4.385元和4.35元左右減持合共8萬股,對該股有興趣的投資者可稍後趁4元以下水平吸納。較早前分析的鞋履消費股利信達(0738)亦有異動,筆者續看好。
港股甫一踏進4月就有明顯表現,恒指急升兩千點至逾兩關四水平,回想上月日本地震後引發的大幅下調,彷如隔世,不過筆者當時已指出,應考慮調整持倉,趁機低吸基礎良好的股份,今次筆者介紹的亞倫國際就是管理層表現卓越的工業股,最大挑戰反是外圍環境變化,不過該股估值不高,如買入中長線應可上試4.8元,現價潛在升幅近三成。
老牌家電工業股
亞倫國際是本地工業股,由現任主席張倫所創立,於1992年在聯交所上市,一直以生產及經銷家庭電器如食物調理器、榨汁與攪拌機、電炸鍋及電水壺等為主,在廣東省惠州市生產並從事貼牌生產(OEM)和設計代工製造(ODM)項目,根據券商海通國際引述行業報告,亞倫與飛利浦、樂聲、日本建伍(Kenwood)、意大利 Ariete 以及美國 Kohler-Mira 等知名品牌維持持久業務關係,產品出口至歐美和亞洲地區。
亞倫國際過去5年全年業績一覽
百萬港元
2010 2009 2008 2007 2006
收入 1820 1870 1548 1072 820
純利 190 107 65 69 37
每股派息(仙) 23 14 10 10 8
*湯森路透資料
過去兩年,亞倫國際每年以逾六成速度增長,反觀收入升幅輕微、去年甚至略有倒退,反映管理層經營和成本控制得宜,即使在金融危機時期,盈利和派息依然穩健,筆者以往曾在亞倫辦公總部所在地上班,不時加班離開時都在電梯中碰到阿倫的高層員工,英語言談間圍繞都是工作的話題,當時已對這家公司員工的勤懇心生好感。
成本控制表現好
今年上半年亞倫銷售已回升23%,趨勢利好,主要由佔公司收入七成的歐美出口銷售分別增長55%和28%所帶動,可是由於原材料、勞動力等經營成本上升,以及人民幣升值因素,導致毛利率下跌3個百分點至16%,但公司引以自豪的成本控制表現不俗,分銷成本佔銷售營業額之百分比由減少0.1個百分點至1.6%,行政開支佔比亦由降0.2個百分點至6.1%,帶動中期純利升近一成。
管理層稱,對商業及經濟環境保持謹慎樂觀,雖然面對的不利因素於不久將來不會緩解,但有信心其豐富經驗、敬業奉獻及穩健財政,可從容迎接未來困難。公司新的兩座惠州市新廠已於今年初開始運作。有利提升利用率及合理化生產,而市場相信,其舊有已關閉的淡水加工廠地有望重建或出售,樂觀估計,甚至可能潛在八位甚至九位數字的收益。
David Webb 重倉股
值得一提的是,亞倫國際的管理層獲得獨立股評人 David Webb 投以信心一票,按聯交所資料顯示,投資工業股眼光精到的他目前已持有亞倫國際逾10%股權,市值1.25億元,以規模計是他手頭數一數二大手筆的投資,且上月亦於3.48元左右以個人名義和通過旗下公司繼續吸貨,是 David Webb今年以來在港股唯一的申報行動,持股經年的他熟悉管理層,亦屢有出席股東大會,其動作值得注視。
亞倫國際過去5年股價升2.6倍,大幅跑贏恒指50%的升幅,但過去1個月卻下跌跑輸大市,但以3.74元計,亞倫國際現時市盈率不足7倍,息率仍高近6.2厘,估值已不高,而且創辦人張倫之子、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樹穩亦於2月時於3.77元申報增持2萬股,貨量即使不多,但所持好倉仍達58.77%。
記得筆者以往曾經在低於2元水平吸納亞倫,但見利潤可觀便心急於2.8元水平悉數出售,結果去年中張倫之女、公司執行董事張麗斯卻在2.8元掃入50萬股,筆者認為,即使假設今年全年業績持平,投資者仍有足夠水位入貨,如升至目標價4.8元,預期市盈率亦僅8.5倍,息率4.8厘,市賬率2倍,估值仍然合理,當然稍後仍要觀察公司業績和毛利率走勢,不妨於3.4元定止蝕,業務趨勢如有逆轉亦可少敗而退。
小型家電製造工業股比較
上市公司 往績市盈率(倍) 息率(%) 毛利率(%)
亞倫國際(0684) 6.6 6.2 18.8
建溢國際(0638) 7.3 4.6 21.4
利民實業(0229) 13.8 5.9 10.5
創科實業(0669) 23.3 0.9 32.2
*湯森路透資料
分析跟進
筆者在持股聯亞集團(0458)抽升中略有減持,原來根據聯交所股權申報資料,該股大股東汪建中在3月30日和31日兩日亦分別在場內以每股4.385元和4.35元左右減持合共8萬股,對該股有興趣的投資者可稍後趁4元以下水平吸納。較早前分析的鞋履消費股利信達(0738)亦有異動,筆者續看好。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