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本哈根會議風波重演

[轉載] 胥聞倡:哥本哈根會議風波重演
成報 A12 | 成中講台 | By 胥聞倡 2010-01-06

哥本哈根會議風波重演(上)

  新年伊始,筆者先行祝願全球經濟漸次復甦,幾可肯定的是,中國將繼續在來年帶領全球經濟重拾正軌。不過在剛以失敗告終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,中國已先流露倚財仗勢之感,成為美國以外的抨擊對象。中國領導層宜汲取教訓,未來在參與國際事務上加以克制,免失風度。

  外界普遍對哥本哈根大會成果表示失望,認為協議在具體目標和落實細節均欠奉,美國領導乏力為人詬病,但該國提出千億美元巨額援助建議,以至總統奧巴馬不惜闖入中、印及巴西等的多國閉門會議中磋商,可見發達國有一定決心。

  於是不少與會國家將矛頭指向中國,英國能源及氣候變化部長 Ed Miliband 在報章撰文指摘,中國等國家挾持大會,阻止會議通過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。瑞典環保局局長 Lars-Erik Liljelund 向《觀察家報》指「中國不喜歡減排數字」。

  英國《衛報》記者 Mark Lynas 作為某國代表團成員(料為島國馬爾代夫),發表題為「我是如何知道中國毀掉哥本哈根談判?我在現場」的文稿,更具體交代領導人閉門會談情況,指出總理溫家寶缺席,僅派出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與會,甚至多番要求美國總統奧巴馬等領袖等候,通過電話下達指示……


成報 A12 | 成中講台 | By 胥聞倡 2010-01-07

哥本哈根會議風波重演(下)

由於這次風波鬧大,官方新華社撰文解畫,承認溫家寶缺席閉門會議,但因未接獲會議通知,文中僅官式地表示中國已表達最大誠意,「發揮建議性作用」、「在最後一分鐘試圖交換意見並達成共識」云云。

不過事實是,發達國有意到2050 年減排80%的具體目標,也被不相干的中國否決時,便隨即令各國震怒,據說連發展中國家巴西也對此表示異議。

德國環境部長 Norbert Roettgen 後來在《明鏡週刊》訪問中指出,當工業國自願單方面減排建議,中國都不接受時,氣候會議氣氛「跌入谷底」,中國阻撓談判的目的也清楚不過。

他相信,中國不願接受具國際約束力的減排協議,是「怕為其他的政治領域開立先例」。

中國本來憑藉相對封閉的財金環境,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,取得更大話語權的同時,卻流露出暴發戶的神態。

哥本哈根會議結束未幾,中國竟先在聖誕節宣布重判異見人士劉曉波,及後又以運毒罪處死英國的謝赫,似乎在向各國暗示它已毋須再賣任何國家的帳。

假如未來中國領導班子倚財仗勢的作風變本加厲,一意孤行,或會變成以往小布殊時面目可憎的美國並論,重蹈單邊主義窠臼,而中共在上一個十年提出的國家和平崛起與發展方向,或會出現變數。現時只好先寄望中國在11月墨西哥的氣候變化談判中,收起氣焰,促進討論和合作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