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博物館的法國大革命展
逛博物館我一向很少跟從導賞員,今次跟著六、七十人擠著聽更是難忘經歷,男導賞員丹尼也對今次人數之多感意外,細想卻不奇怪,法國大革命向是學校必修課程,學生參觀自是難免(,當日就有很多穿著校服的學生),加上展覽臨別秋波,又是周末下午,結果逼得挨肩擦背。
丹尼今次的講解長逾一個半小時,使出渾身解數,甚至沒來由的在講解馬拉(Jean-Paul Marat)被女刺客 Charlotte Corday 在浴缸刺殺時,將希治閣的《觸目驚心》(Psycho, 1960)開首的淋浴殺人相題並論。雖然我可是給擠得呼吸困難,但不得不讚賞他的努力。
在盧騷(Jean-Jacques Rousseau)畫像前,丹尼提到伏爾泰(Voltaire)對前者拋棄五個孩子進孤兒院的不齒,又指出盧騷晚年被車輾、被狗咬的死狀,聆聽者都忍不住發出驚歎。以我所知,盧騷中晚年的精神狀況極差,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。
事實上,寫下《愛彌兒》的盧騷是史上言行最不一的知識分子,保羅約翰遜(Paul Johnson)的《所謂的知識分子》(Intellectuals)第一章就對他加以鞭撻,指他自私、自大、自憐,不過將他的理論和未來極權國家的出現拉上關係就稍嫌過火。
今次展覽號稱有逾180件藏品,其實主要以畫作為主,可觀性不高,大都是來自巴黎的加那瓦雷博物館(Musee Carnavalet),較花時間的應是閱讀每篇三、四十字的簡介。臨走前,我更看到一群攝影或藝術課學生對著 Hippolyte Blancard 的舊巴黎照片各抒己見。
留言
發佈留言